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上級機關關于加強思想政治練兵和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要求,讓廣大教職工造就更優的政治素養、更強的業務能力、更高的實戰本領,擔當作為,立德樹人。為此,我校專門組織教職工走進原“中央蘇區縣”南雄市的水口戰役紀念公園參觀瞻仰,用實際行動感受革命精神、蘇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和紅色譜系,不斷弘揚“跟我上”精神,從中汲取奮進力量。
我們一到水口戰役紀念公園,一個莊嚴肅穆的紅軍戰士雕像即刻映入眼簾:身姿挺拔,手持步槍,隨時準備英勇沖鋒。從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雕像的兩邊是紅色文化長廊,記錄著水口戰役的詳細情況。再往里面走是南雄市博物館水口分館,我們來到陳列館里面,“保衛蘇區,鏖戰水口”八個大字顯得格外引人矚目。底座下面是水口戰役的戰史介紹,我們從中了解到水口戰役作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的一次重大戰役,一次蘇區保衛戰,是紅軍歷史上著名的一場惡仗和硬仗,亦是紅軍入粵作戰歷時最久、殲敵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次戰役,打擊了粵軍的囂張氣焰,穩定了中央蘇區的革命局面。
整個陳列館分為四個單元去介紹南雄及水口戰役。1932年6月,紅一方面軍根據中共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關于“解決入贛粵敵”的作戰意圖,為保衛中央蘇區,決定在南雄境內發起戰役,截擊進犯贛南的國民黨粵軍。此次戰役由毛澤東、朱德、王稼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參與指揮。我們還了解到此次戰役共有七位開國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陳毅、羅榮桓、聶榮臻、葉劍英參與指揮戰役。
在陳列館內,我們觀看了水口戰役時留下的圖片、實物及史料,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件件斑駁的武器裝備、一張張泛黃難得的史料,真實銘記了紅軍浴血奮戰的光輝歷程,展示了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豪情,讓我們深受感動。
其中兩次戰斗,令我們動情動容,記憶深刻。
第一次。7月2日,董振堂接到命令,率領紅五軍團日夜兼程趕往水口截擊敵軍。戰斗中董振堂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他看到瘋狂進攻的敵人,霎時間那仇那恨,就立刻浮上心頭,那膽那勁,就鼓滿全身。他舉起駁殼槍,打死幾個敵人后,又想舉槍射擊,但是此時敵我已經混在一起,無法開槍,于是他從警衛員身上抽出明晃晃的大刀,命令一聲:“大刀,上!”帶領戰士殺入敵群。董振堂刀起刀落,殺得敵人鮮血四濺。紅軍戰士也一個個掄起大刀,殺得敵人血尸遍野。他們的大刀殺出了軍威,震懾了敵膽,一時間湞水河畔,硝煙蔽日,戰火沖天。戰斗結束后毛澤東同志親自趕到水口鎮,召集董振堂、肖勁光、林彪等人聽取戰斗匯報,毛主席對董振堂說:“哪里是四個團呀,敵人又增派了六個團,一共十個團,你們還當做四個團來打,好險呀!你們‘老五’(指紅五軍團)可真能打喲!”(來源:2021-05-20“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紅旗勛章”(河北省委宣傳部報送)。
第二次。10日拂曉,毛澤東親自率領一軍團和十二軍趕到水口戰場。他了解到敵我兩軍的作戰態勢后,又親自觀察了敵軍陣地,隨即命令一軍團和十二軍分別增援兩岸的三軍和十三軍。
上午7時,兩岸的紅軍同時向敵軍發起攻勢。湞水兩岸,戰火紛飛,硝煙彌漫,倒下的紅軍戰士和敵軍尸體互相枕藉,滔滔湞江河水,也被染成了淡紅。毛澤東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經過兩個小時激戰,敵人終于不支,紛紛向南雄城方向潰逃,紅軍乘勝追擊,毛澤東也隨著部隊沖了上去。在追擊過程中,五軍團政委肖勁光突然看見追擊隊伍中有個大高個兒很惹人注目,急忙攆了上去,靠近一看,竟是毛澤東。這時,戰況雖然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戰斗并沒有結束,敵人邊逃邊組織阻擊,交替掩護。遠處還有幾門鋼炮不停地向這邊射擊,紅軍追趕隊伍中不斷有人倒下。但毛澤東此時似乎忘記了身份,一邊往前奔走,還一邊舉槍高喊,嗚哩哇啦地吆喝戰士們快追。
肖勁光一看這陣勢,嚇得不輕,連忙大喊:“毛澤東同志,這里危險。離開這里!”但毛澤東并沒有停住步子,繼續往前沖,并且跑了起來。毛澤東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鼓舞著紅軍指導員們奮勇前進。經過連日激戰,將10個團的敵軍擊潰,紛紛逃回南雄縣城。(來源:《十大參謀長——肖勁光人物紀事》(中央編譯出版社)
南雄水口戰役的勝利,是無數紅軍將士用生命換來的,是紅軍戰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結果。我們參觀瞻仰紅色教育基地,就是要永遠銘記歷史,緬懷在戰役中犧牲的英烈,弘揚紅軍和南雄人民在血與火的斗爭中所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大力傳承紅色基因,讓革命的紅旗永遠飄揚粵北大地。
水口戰役是我們黨百年非凡奮斗歷程的一個“篇章”,毛澤東、董振堂等紅軍將領“跟我上”的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的行動,折射出中國共產黨人奮勇向前的使命擔當和英雄氣概,是我們黨建設百年奮斗偉業的制勝法寶,也是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向前的力量源泉。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更應該從“跟我上”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接好時代“接力棒”,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找準工作的方位、定位、站位,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立德樹人。
首先,要做一個有政治擔當的“大先生”。要胸懷全局,聽從黨組織號召,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沖得上去”;在工作實踐中,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重視給學生上好思政課,在學生幼小心靈植根紅色基因,引導教育學生從小感黨恩,跟黨走。要用“五育并舉”理念指導自身工作,重視學生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大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造就合格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次,要做一個學識淵博的“大學者”。要不斷學習,大力充實自身文化知識和提升專業能力。學習貴在堅持和得法,尤其在工作繁忙、身體疲累之時,更應該用水口戰役“跟我上”的精神激勵自己,做好學生表率,帶頭閱讀,刻苦鉆研,努力成為學生眼中“無所不知”的“能者”。
第三,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正君子”。教育的實質不是灌輸,而是影響和示范。長篇案牘的大道理,永遠沒有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有力量。教育學生,其實很簡單,是老師在前方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以德育德,以美育美,才能實現美美與共的效果。因此,平時要學會經常向先進典型看齊,不斷錘煉自己,用自身良好行為舉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響和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