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政發〔2019〕8號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國家統籌、區劃完整的原則,堅持以革命史實為基礎、以黨史文獻為參考、以革命文物為依據,依托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和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根據地,確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計15個片區、645個縣?,F將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予以公布。
各有關地方和部門要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為重點,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協作機制,形成整體合力,不斷提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更好發揮革命文物資源在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重要作用。
?
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文物局
2019年3月6日
?
?
附? 件
關于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說明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現將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確定公布情況說明如下。
一、關于片區確定
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程是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重點項目之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的確定,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國家統籌、區劃完整的原則,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史實為基礎,以黨史文獻和中共黨史研究最新成果為參考,以革命文物為依據。
以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提及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海陸豐、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陜、陜甘、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為基礎,確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為13個。
以1945年6月19日中共七屆一中全會《關于召開中國解放區人民代表會議及其籌備事項的決議》和1945年7月13日《周恩來關于中國解放區人民代表會議選舉事項的決議草案的說明》明確提及的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晉綏、晉察冀、冀熱遼、晉冀豫、冀魯豫、山東、蘇北、蘇中、蘇南、淮北、淮南、皖中、浙東、廣東、瓊崖、湘鄂贛、鄂豫皖、河南抗日根據地(解放區)為基礎,確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為19個。
遵循革命史實,參考黨史文獻和中共黨史研究最新成果,依據革命文物,統籌考慮紅軍長征、東北抗日聯軍和建黨時期、大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史實,確定若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
為弘揚革命精神,體現革命文物工作特點,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名稱,采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名稱加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的方式。例如,涵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稱為井岡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簡稱“井岡山片區”。
二、關于分縣名單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以縣級行政單位的革命文物資源狀況為主要依據,按照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縣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確定。
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的縣級行政單位,應有相應的革命史實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以上級別的革命文物。為保持片區完整性,部分縣級行政單位只要符合條件,都可列入不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其中重復列入的縣級行政單位計102個。
三、關于分批公布
考慮到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程的實施進程,分批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計15個片區,包括基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而確定的13個片區和基于抗日戰爭時期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總部所在)、蘇北抗日根據地(新四軍總部所在)而確定的2個片區,即井岡山、原中央蘇區、湘鄂西、海陸豐、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陜、陜甘、湘鄂川黔、晉冀豫、蘇北片區。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涉及20個省110個市645個縣。
后續將適時公布其他批次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
來源: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