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老促會老區精神宣傳情況
近年來,我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老區紅色文化的傳承,加大革命老區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了老區紅色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一、唱響主題,推動紅色文化“火起來”
廣東老區是中國革命奠基石中獨具魅力的一塊,蘊藏著豐富而厚重的紅色文化內涵。近年來,我會多形式、多渠道,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大力營造宣傳氛圍,抓好老區紅色文化的傳承。一是強化陣地宣傳。去年以來,以慶祝中國共產黨誕辰100周年為主題主線,《源流》雜志從第四期開始,連續8期大篇幅推出“紅色廣東”系列專題,濃墨重彩地呈現南粵大地波瀾壯闊的百年奮斗史詩。廣東老區網和微信公眾號從4月至10月,開展了“信仰之光——廣東各地老區首個農村黨組織”的系列專題報道,共發21期39篇,展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省各地老區用信仰之光照亮奮斗之路開辟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今年又推出《紅色地標——廣東老區革命遺址經典故事》專題。二是編好紅色讀本。近年按照中國老促會統一部署,組織全省121個單位編纂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深入挖掘、全面系統記述革命老區的歷史,指導各地充分發揮發展史在黨史教育、紅色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去年我會與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組織編寫、出版了《星火歲月》一書。該書選取廣東革命老區首個黨組織作為切入點,講述了67個黨支部成立的故事,再現了在廣東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廣東老區人民英勇斗爭的風雨歷程。我會經過兩年精心編撰的大型圖書《豐碑——廣東省革命老區圖文錄》,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識性、可讀性為一體的紅色文化讀物,將于今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三是借力媒體造勢。省老促會近年先后在央視7頻道《講武堂》,參與講述廣東老區革命歷史故事;組織汕尾、惠州、梅州、揭陽、韶關、江門、云浮、茂名、陽江、湛江市老促會及東莞市等,與廣東廣播電視臺《權威訪談》欄目推出獻禮黨的百歲的特別節目——《熱土花開別樣紅》一共8集,每集20分鐘長的系列專題片。
二、擦亮名片,助力老區發展“興起來”
近年來,我會為促進新時代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積極鼓與呼,深入開展調研,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反映老區發展的要求,提出建議,有力地促進了省和國家層面對原中央蘇區梅州市、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和廣大老區建設發展的政策支持,促進了老區蘇區豐富的紅色基因轉化成發展的內生動力。
2021年6月底,我會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關于新時代支持我省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調研報告》。進一步針對廣東區域發展不平衡部分老區發展相對滯后的情況,提出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強化協調發展、共同富裕的責任擔當。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全省的協調發展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制定全省性的政策時把海陸豐革命老區和梅州等13個原中央蘇區縣的振興發展列為重點,先后出臺了含金量較高的文件,有力地推動了海陸豐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及其他革命老區的發展。11月,我會參與在汕尾市舉辦的“東方紅場——廣東農民運動的興起及其對中國革命的影響”2021嶺南學術論壇,陳開枝會長作講話,提出要進一步擦亮“海陸豐”這張紅色名片,充分發揮其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作用,要把中央、省扶持海陸豐的政策用足用好,使其產生最大的效應?,F擁有517處革命遺址、8個省定“紅色村”的汕尾,著力用好用活豐富的紅色資源,以革命精神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今天,海陸豐的發展已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汕尾昔日藏在深山的紅色文化資源,如今變成了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越來越多的村莊挖掘保護紅色文化資源,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個個“紅色村”變成旅游地,一條條生態農業帶變成觀光帶,雜草荒地變成休閑公園……繪就了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海陸豐老根據地擦亮“紅色名片”,激活“紅色引擎”,變紅色優勢為精神動力,以紅色陣地釋放鄉村振興活力,老區人民在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中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三、形成機制,保證宣傳隊伍“動起來”
一是抓好上下互動。省老促會會長會議每年都專題研究老區宣傳工作。并通過召開年度會長座談會,上傳下達,交流經驗,省、市、縣老促會在老區宣傳上緊密配合,形成了良好的互動。一年來,各地老促會充分利用黨史資源和革命舊址,采取接地氣的形式開展老區宣傳,加大老區宣傳的覆蓋面,提高了老區精神宣傳的效應和影響力。同時,大力協助同級黨委、政府,保護、利用開發革命遺址,設立教育基地,叫響紅色地標,發展紅色旅游,大力弘揚老區紅色文化。如近年來,大埔縣老促會為“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館、南方工委機關舊址與閩粵贛邊區革命斗爭紀念館等設施升級改造提供了智力支持,為這些館場的布展撰寫文稿。抓住建黨百年節慶機遇,各地老促會深入推進老區精神宣傳教育。揭西縣南山鎮火炬村是中組部建設紅色美麗鄉村的試點單位??h老促會配合黨委政府,組織實施火炬村黨建示范“五個一工程”,推進“一本好書”“一部電影”“一出大戲”“一套紀錄片”“一個紅色基因數據庫”項目建設,將廣東省黨建十大示范點建設和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設推向高潮。清遠市老促會會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策劃舉辦了“紅色日記”征文活動。征文獲獎作品已編選集《永遠鮮亮的紅》,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受到社會各界好評。江門市老促會在新會電視臺、《新會僑報》不定期連載(連播)宣傳老區革命斗爭故事,讓老區精神深入人心。
二是組織辦班培訓。按照省老促會的安排,《源流》雜志社、廣東老區網2021年分別與茂名、揭陽、清遠市老促會聯合,舉辦了三期全省老區宣傳通訊員培訓班。參訓人員共200多人,覆蓋全省老區市縣(市、區)老促會、當地黨群部門及相關業務部門。范圍之廣、人數之多,在我省老區宣傳工作的歷史上當屬首次。通過辦班培訓、交流,學習新媒體知識,提高新聞寫作水平,增強了通訊員的工作責任感,對做好新時代我省老區宣傳工作起了好的作用。
三是堅持“共有共辦”。目前廣東省訂閱《中國老區建設》保持在全國前5名,省老促會連續多年榮獲“全國老區宣傳工作特等獎”。我們還組織好學刊用刊,凡《中國老區建設》上刊載的一些重要文章,在省老促會會長會議上,我們都組織學習,有的還復印與有關報告一并報省有關部門。卷首語、特別策劃、老促會園地等欄目的重點文章,對于我們從中吸取營養、了解信息起了很好的作用,成為工作的良師益友。但是,近年來廣東的發行工作跟先進省份相比,差距有所拉大,這引起了會領導的高度重視,在會長會議上專題研究加強征訂事宜。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落實責任,進一步做好《中國老區建設》的訂刊用刊工作。
四、下一步做好老區宣傳工作的一些設想
今年即將召黨的二十大。我會的老區宣傳工作將繼續以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激勵老區人民斗志、凝聚老區建設力量為主導,重點抓好幾項工作。
一是抓重點策劃。配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老區新發展格局,著眼各地新動態、新舉措,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同時認真貫徹全國老區宣傳工作會議精神,對下一步老區宣傳工作的重點認真策劃,明確任務。通過系列措施,推動我省老區宣傳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是抓陣地建設。進一步鞏固、優化老區宣傳陣地,充分發揮《中國老區建設》《源流》雜志、廣東老區網和廣東老區建設微信公眾號的平臺作用,形成整體優勢,努力打造全媒體融合的老區宣傳陣地。
三是抓特色專題。繼續抓好“革命遺址——紅色地標”“老區振興發展”等專題,講好老區故事,展示老區風貌,傳承紅色文化,進一步營造促進老區發展的輿論環境和氛圍。
四是抓新書首發。將于今年“十一”前后舉行《豐碑——廣東省革命老區圖文錄》的首發式及選點組織贈書活動,努力讓廣東省老區《圖文錄》活起來、傳開來,從中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的社會群體特別是青年一代從中汲取精神動力、受到思想啟迪,自覺把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五是抓基地授匾。按照中國老促會的要求,統籌抓好我省“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示范基地”的分批揭(授)牌儀式。通過活動,進一步把紅色基地保護建設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弘揚好,為開展黨史教育提供新平臺,為弘揚老區精神構筑新高地,為助力老區發展打造新引擎。